推书:《在电影院遇见弗洛伊德》 ——所有苍凉都被掸落成戏谑

 初看此书的时候我几乎以为这是又一本打着心理学的幌子讲心灵鸡汤的书,心理学对国内很多人来说还是陌生又神秘的领域,因而成为网络上很多灵异贴和心理鸡汤文的完美逼格标配,就连时尚/女性杂志上的情感专题和专门用来骗中学生早饭前的某些青春读物上也经常看到心理学的字样。但事实上,这个专业的内容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酷炫狂霸拽,更血淋淋的事实是,在某些省份心理学就业率排在所有专业中的倒数第一,甚至被教育部门禁止新开……好吧扯远了,弗洛伊德应该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也最耳熟能详的心理学家了,他的著作广受诸多中二少年追捧,其在国内的知名度远超其他任何一个心理学家,想到这里我就忍不住为被薛定谔夺走虐猫狂人称号的桑代克掬一把同情泪……


        回到这本书,这本书作者本身是CAPA(中美精神分析联盟)会员,从本身的学术立场出发,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以精神分析学派为内核的,通过对电影的意义解读引申到生活层面,其目的并非治愈或疗伤。尽管许多电影和文学创作都借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制造充满复杂性的角色、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奇诡又罗曼的氛围,但无法掩盖的事实是,作为一个着力于异常心理状况研究的学派,其核心充满了一种冰冷而尖锐的残酷感。把行为归结为性欲和本能,从某种层面上打碎了人类用于自我安慰的温和防御系统;由当下的状况追溯到童年经历,则直指每一个社会人竭力避免的内心恐惧,即试图以想象来治愈现在,人在挫折中获得前行勇气的唯一方式是相信自己可以拥有一个新的开始,而对童年的回溯则尖刻地指出你所拥有的过去一直在影响你的行动和想法。这本书注定不可能是一本拥有治愈效果的疗伤宝典,尽管它有着金黄的灿烂封皮,上面还有萌萌哒猫咪图案。它只是以特定的角度去诠释和理解一些电影,有时给时事一个嘲讽的剪影,然而它并不沉郁,电影这一载体本身即是消解,所有的观点信不信由你,书本内容仅供参考,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李孟潮所有。

 


     谈盗梦空间,他笔锋一转写家庭关系,为避免夫妻僵局和冷漠最终导致离婚,他们会开始一个三角化过程,这个被拉入的第三方,通常是孩子或父母,第三方承担的角色有三种:替罪羊,同盟者和大英雄,第三方在这个过程中被指责为导致夫妻不合的元凶,或被作为可争夺的支持者,或者被寄托某种期望成为家庭的拯救者。但最后,“这场战争永远无人可以胜利,无人可以成为绝对主宰。”

     在对肖申克的救赎的评说中,他提出了维持临床医学话语霸权的四个支柱,而我认为,这个模式适用于多个方面,包括市面上的广告营销,以及更为隐晦的,以成功学为代表的传销,一些流传于朋友圈、微博和空间的热门伪科学,甚至一些为求效果而丧失客观性的新闻报道。这四个支柱中,生物学和相似性归因给结论提供看似坚实的依据,统计学霸权借助个体对集体归属感的依赖以说服受众,道德化原则用以逼迫理性主义者接受非逻辑的认知体系,普世化原则构成最后的强化同时也是枷锁,即承认多数即规范,少数派即异常,而常识又告诉受众,异常意味着被排斥、被控制和被放逐。这其中的多数又恰恰建立在统计学霸权之上,是以四条规则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说服而非逻辑体系,从而实现对受众的压制,一旦陷入这个体系之内,是无法由内向外突破将其拆解的,这也就是它的可怕之处。

    


       这本集子内容比较庞杂,不一一赘述,随意挑选几个句子供试读用:


    “艺术创作必须建立在对现存生活状态的卑贱化投射和不认同的基础上。”

    “因为必须是异乡,才足够你投射那么多的理想。这跟旅游必须远走他乡是一个道理。”

      “生命在阳光下静静煮沸,那沉默的冒烟使得所有的高潮沦为一次虚构。”

     “要是他们不拼命地笑,就必须失声痛哭。”

     “笑声最多的地方往往提示着,这里没有真正的欢乐。就像讲述惊天动地爱情故事的电视剧一样,其实每个人都知道,那种东西不叫作爱情,叫作幻觉。”

    “这些残忍的行为就来自个人,来自个人无意识深处,一个个具体的、有名有姓的个人。它们不是来自希特勒或东条英机的命令,而是来自于内心深处黑暗火红的指令。”



      “电影院是普通工人的精神分析室。”


评论 ( 1 )
热度 ( 30 )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拉普拉斯定理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