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质性研究——实践与评论

但不到一半,我表达的很可能就只剩一种情绪,而且常常是热泪盈眶。我几次被老师拉到一边提醒:你是一个研究者。半个月调研过后,我仍觉得自己表现很好啊,大多我的访谈对象都会被我带动,悲情苦大仇深统统连根拔起。回京整理访谈资料时,我带着自我感动、自我先行地一遍遍回听录音。然而,我越听越恐惧。终于明白老师当时深刻的提醒:你是一个研究者!
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容易上瘾,尤其当你进入一个陌生的现场,各种景象扑面而来。一个研究者,应该用理性抽丝剥茧,厘清由现象交错编织起来的历史、社会和逻辑的大网,而不是刚走到半山腰就嚎啕恸哭,更不能牵动你的被访对象,无知而强硬地把他们带进你所认为的肤浅的"真相"里。这若干段访谈录音中几乎全部是我的声音和情绪。
毫无疑问,我的第一次“质性研究"尝试以失败告终。

即使文献很少,也需要列出这些文献的出处以及它们的研究结论,并从此引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所在。

这样的访谈方式给你带来什么“效度威胁吗?你是如何处理的,另外每个受访者只访谈一次,对资料收集的丰富性和深入度有无影响?

在大标题下最好提供总括性文字,介绍研究结果的整体结构。另外,“分析与讨论”这个标题似乎推论程度太高,应该先对资料进行描述,然后进行解释和分析。

他们在什么意义上具有代表性”?你抽样的标准是什么?“代表性”与典型性”的区别是什么?

质性研究,其目的在于把“现象”主体的“意识”体系一主体意识的内容、主体意识之间的结构和关系,作为一种“事实”呈现出来。因此在质性研究中,现象和现象的动因是不可分的整体。这与量化研究把现象“概念化”然后寻求其他概念建立关系模型以此来探求现象的动因,二者在方法论上是完全不同的。

访谈法,就需要说明被谈者是如何选取的。与量化研究不同的是,研究的代表性”不是通过被试数来保证的,也就是说并不是被访谈者越多就越具有代表性。质性研究的被访谈对象是通过对现象深入挖掘后,根据现象主体的范围和种类来确定的。因此,一个质性研究最终需要多少访谈者在最初是无法确定的,当发现更多的访谈者只带来重复信息时,一般表明已触摸到现象边界,即可确定不需要更多的被访谈者。

此处需要围绕本文的研究问题给出作者对于组织认同的操作性定义,缺乏操作性定义将为质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带来困难。

文献综述时重要的是按照操作性定义对相关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以及结论进行评述,以帮助读者对于研究问题有关的知识领域的总体状况有一个清晰认识。

研究方法
1.选择与联络研究对象:目的抽样,方便抽样。联系方式。
2.研究者个人身份及其与研究者的关系
3.进入研究现场……研究方法,访谈地点,
4.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关系
5.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式
(参与观察)(分析资料——画图表,备忘录,类属分析,三级编码)

评论
热度 ( 10 )

© 拉普拉斯定理 | Powered by LOFTER